国际货币基金组织
登录×
电子邮件/用户名
密码
记住我
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:
请输入手机号码,通过短信验证(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):
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,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。

从IMF官员的辞职信说起

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: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名前高官的辞职信内容隐晦,但其暗含的意思相当重要:IMF在两个关键问题上出现失误。
2012年7月30日

IMF增资意义不明

FT记者罗宾•哈丁:IMF官方表态称,新增的资金与欧洲无关,将用于IMF的所有成员国。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欧元区状况令人担忧,IMF根本就不需要增资。
2012年4月27日

FT社评:IMF应慎用新增资金

对于各方的增资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独立使用,并为欧元区制定严厉的支持条件。它必须坚持实施那些有可能奏效的计划,如果无法获得保证,它应该敢于置身事外。
2012年4月25日

FT社评:改变美国把持世行的第一步

欧美人长期把持世行和IMF领导权的旧制度应当被打破。不妨从世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(IFC)迈出第一步,通过全球竞争,公开选聘其领导人,赋予IFC更独立地位。
2012年3月20日

IMF女掌门人拉加德

拉加德曾开玩笑说:当初如果有“雷曼姐妹”在,金融危机的走势或许会相当不同。拉加德曾在美国留学和工作,颇为理解英美人士的思维方式。
2013年10月21日

IMF必须消除内部分歧

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马拉贝:无论是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,还是遏制全球贸易失衡,或是对于全球资本管制,在这些重大问题上,IMF内部都存在严重分歧。
2011年4月25日

FT社评:IMF带头“自我批评”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一份报告,检讨自身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失误。通过检讨自身的过错,IMF起到了带头作用。现在,其他人应该跟进。
2011年2月11日

独立报告批评IMF未及时察觉金融危机风险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者称,该组织对美英金融监管模式盲目崇拜
2011年2月10日

德国提议美国放弃对IMF重大决定的否决权

作为交换欧洲将接受投票权下降,但预计该提议会受到美方强烈反对
2010年9月15日

IMF拟扩充贷款基金至1万亿美元

韩国经济学家根据该国金融危机的经验帮助制定了这项计划
2010年7月19日

Lex专栏:希腊病危?

欧盟和IMF规模45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刚刚启动,希腊这座“大厦”就开始崩塌,主权债务评级被降、国债收益率飙升。投资者已经开始消化大规模的债务重组风险。
2010年4月28日

Lex专栏:警惕“缺口”变成“陷阱”

对政策制定者来说,“产出缺口”这个概念胜在简单。但如果政策制定者单纯依据这个单薄的概念,就把货币龙头拧到最大,那将是错误的。
2009年11月23日
|‹上一页‹‹11121314151617181920